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迎来了踏青赏花的高峰期,但春季花粉过敏也进入了高发期。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时,务必加强个人防护。
4月11日,记者在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看到,前来就诊的过敏患者明显增多。据医生介绍,花粉过敏又叫花粉症或枯草热,主要是由于对植物花粉存在过敏现象,并对眼、鼻、呼吸道、皮肤等产生影响。春季,随着各类花卉的竞相绽放,空气中花粉浓度大幅上升,成为花粉过敏的主要诱因。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而言,吸入花粉后极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等主要症状。

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孔冬志介绍,花粉过敏的症状一般比较轻,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就能好转。如果过敏严重,导致黏膜系统损伤,或者身体组织出现肿胀,应及时就医。严重的过敏,比如出现哮喘、荨麻疹引起的喉头水肿,可能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应及时到医院救治。
针对花粉过敏人群,医生建议在花粉季节来临前的1至2周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以有效预防花粉症的发作或减轻其不适症状。医生表示,提前预防要比出现花粉过敏症状以后再去医院治疗更有效,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可遵医嘱,提前服用氯雷他定、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
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孔冬志说,相关药物用到花粉季节过后,可根据症状再考虑停用还是减量,此外,花粉季节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外出时可采用一些物理手段防护,比如佩戴口罩、穿长衫、戴防过敏的硅胶保护套眼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