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出炉!“经济第一省”悬念再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0:46:00    
广东省的“全国经济总量第一省”地位,正受到江苏省的强有力挑战。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两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4月22日,广东、江苏两省统计局分别发布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52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1%;同期,江苏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88.6亿元,同比增长5.9%。
第一财经记者计算发现,两者相差436.91亿元。大约相当于广东省县级市英德市2024年的经济总量(438.25亿元),或者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去年的经济总量(432.35亿元)。
2024年一季度,广东GDP比江苏多490.26亿元,一年后江苏“追”近了53.35亿元。而去年全年,粤苏两省GDP分别为141633.81亿元和137008亿元,相差4625.81亿元,大约相当于连云港市去年的经济体量(4663.13亿元)。
广东自1989年GDP总量超越江苏后,至今已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其间,两省GDP差距最小为1989年的59.5亿元,差距最大为2019年的9330.1亿元。
这种经济大省之间你追我赶的竞逐态势,也彰显着中国经济的活力。

江苏“三驾马车”同时超车


江苏经济总量迫近广东,直观体现在经济增速上。
一季度,粤苏两省的GDP实际增速分别为4.1%和5.9%,江苏比广东快1.5个百分点。如果看名义增速,江苏(6.67%)也比广东(6.39%)快0.28个百分点。相应的,今年一季度,江苏GDP同比增加2068.2亿元,广东增加2014.85亿元。
拉动经济增长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从一季度数据来看,江苏的“三驾马车”都比广东快。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2%,降幅比1-2月份收窄2.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最大拖累因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2%。较为突出的亮点是工业投资中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41.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6%。
同期,江苏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比广东高6.6个百分点。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大降12.5%,但制造业投资增长6.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3%,有力托住了固投大盘。
消费方面,一季度,广东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其中3月份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2.6%,餐饮收入增长1.9%。
同期,江苏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6.1亿元,同比增长5.6%,比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11137.2亿元,同比增长5.5%;餐饮收入1269.0亿元,增长6.7%。两大消费类型的增速均显著快于广东。
外贸方面,一季度,广东货物贸易进出口2.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1.4%;进口7981.5亿元,增长9.3%。
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广东外贸这一成绩已属难得,然而,江苏的表现更胜一筹——一季度,江苏进出口1.3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049.9亿元,增长9.6%;进口4512.4亿元,下降3%。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角度看,江苏也强于广东。一季度,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934.4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2002.53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8.53亿元,增长4.3%。
同期,江苏第一产业增加值677.3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3580.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8831.0亿元,增长5.9%。
可以看出,江苏的制造业从体量到增速均压过广东一头。一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去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同期,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去年全年放慢0.3个百分点。
广东的服务业在总量上超过江苏,但增速比江苏慢。人口数量优势是广东服务业总量超过江苏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24年末,广东常住人口12780万人,连续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之位。而同期江苏常住人口为8526万人,比广东少4254万人。

广东“第一”地位短期稳固


毋庸置疑,江苏的经济体量已日益逼近广东,这是否意味着前者将很快取代后者,成为新的“中国经济第一省”?对此,一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对记者分析,定义“经济第一省”恐怕不能仅看GDP总量,还要看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影响力。在这方面,广东总体显著强于江苏,“经济第一省”的地位短期内较具说服力。
拿2024年数据来看,两省在多个比较维度上互有胜负,但广东总体上优势更大。

2024年粤苏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第一财经制图)
2024年,广东除了拿下全国GDP总量第一外,还有多项重要指标显著超过江苏。例如,2024年,广东货物进出口总额9.1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0.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是江苏(5.62万亿元)的1.62倍;年末广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6万亿元,是江苏(25.47万亿元)的1.44倍;全年广东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3.27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其中税收收入9817.10亿元,分别是江苏(10038.2亿元)的1.35倍、(7642亿元)1.28倍;
此外,全年广东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16.88万件,是江苏(13.6万件)的1.24倍;全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4万件,是江苏(6448件)3.63倍;年末广东省拥有境内上市公司875家,总市值14.04万亿元,分别是江苏(697家)的1.26倍、(6.5万亿元)2.16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末,广东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74万人,居全国首位。其中,全年出生人口113.3万人,出生率8.89‰,自然增长率3.69‰。广东连续5年成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7年成为全国第一生育大省。同时,2024年末,广东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48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66.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
而江苏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与上年末持平(8526万人)。统计公报显示,全省15-64岁人口5822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594万人,后者占常住人口的18.7%。全年人口出生率5.0‰,自然增长率-2.5‰。
在全国人口总量下降、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广东的人口形势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也意味着广东在全国经济大盘中的重要性。
以上对比说明,短期内广东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第一省”。
不过,江苏也有一大优势是广东所不具备的,那就是省内地区发展更平衡。广东虽然拥有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但全省21个地级市中,有约1/3的地市人均GDP不足5万元。珠三角9市对全省GDP的贡献超过八成,而位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其他12个地市的合计贡献不到两成。最后一名云浮市的GDP仅为第一名深圳的3.6%左右。
相比之下,江苏省内13个设区市的发展水平则更为平衡。2024年,江苏除了拥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等5个万亿GDP城市,另有6个GDP5000亿-1万亿城市,2个GDP4000亿~5000亿城市。最后一名连云港的GDP约为第一名苏州的17.4%。
相关专家对记者分析,粤苏两省经济发展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其中广东是“极点带动”模式,即以广州、深圳两个核心极点城市加上佛山、东莞两个GDP万亿城市带动周边市县发展;而江苏是“均衡梯度”模式,13个地市之间呈现明显的经济总量梯次排列特征。两种模式难分优劣,双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推动各自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值班编辑:格蕾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