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试点,243个产品许可收益超2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06:00    

4月22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有关情况。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介绍,2024年,上海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为引领,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9件,同比增长15.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822件,同比增长10.3%;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278.93万件,同比增长6.7%;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45万件,同比增长9.05%。上海连续多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五位。

聚焦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目标,上海主要推进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更高效的知识产权治理服务国家战略任务。上海先后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评审表彰办法、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高标准推进浦东新区、徐汇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试点,出台规范性文件,对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进行实质性审查。截至今年4月21日,共受理登记申请409件,发证289件。其中,有243个数据产品实现许可收益20.66亿元;161个数据产品在各交易机构挂牌交易,交易总额33.53亿元。

二是以更有效的知识产权运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存量专利盘点盘活工作,累计盘点专利6.8万件,其中4.3万余件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专利7600余件。130件专利产品获得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升级实施专利导航赋能区域重点产业强链增效项目,有力支撑十六个区“十五五”重点产业发展。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落地全市首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和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320亿元2223笔,普惠金融占比近九成。

三是以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市区两级行政裁决工作体系。健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产业范围进一步拓展,上海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式运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设立运行。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信息平台和应对指导机制,在墨西哥城新建上海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万件,审结5.2万件,惩罚性判赔1.1亿余元;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744件,批准逮捕584人,提起公诉1702人;公安机关共侦破相关刑事案件13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14名,总涉案金额85亿余元;全市共立案查处专利、商标等行政违法案件1402件,罚没款1790余万元;立案受理专利纠纷行政案件2964件,结案2950件。

四是以更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以全球营商环境评估为契机,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对标改革工作。持续打造“1+1+X”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徐汇区入选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出台《关于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沪常驻代表机构完成备案在浦东新区运行。稳步推进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数字+信用”监管模式,完成专利商标代理机构信用档案建设,指导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推出首批62家诚信专利代理机构。

五是以更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夯实事业发展基础。深化国际合作,高规格举办以“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协助在沪举办中日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和用户交流会。支持指导绿色技术银行参与WIPO GREEN城市加速项目。支持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作出首例仲裁案件裁决。进一步健全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理事会运行机制。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和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宣传和指导作用,前阶段,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产生了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4月22日正式向社会进行发布,十大案例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涉案金额较高。如,汕头市某科技公司、陈某某等人侵犯乐高拼装积木玩具著作权罪案,被告非法经营数额高达11亿元,最终两名主犯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和八年,涉案单位被处罚金6亿元,这也是全国涉案标的最大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件。

二是警示作用较强。如,徐某某诉陈某某及电商平台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有力震慑了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范某某制售假冒茅台“特供酒”系列案,检察机关追踪制假售假产业链并进行源头打击,有效整治了市场乱象。

三是平等保护中外企业合法权益。如,上海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侵犯劳斯莱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商业混淆系列案,有效保护外资企业在沪合法权益。上海海关查获出口太阳能板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有力维护了“中国制造”国际声誉。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