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适逢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建校30周年,为聚焦素养课堂、推进数字赋能教与学,南外集团第21届“金钥匙”现场课堂教学比赛暨“百人名师计划系列好课展”初中历史组决赛近日在南外集团第二实验学校举行。

第二实验学校东方莹韵老师给九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名为《冷战》的历史课。课堂上,她通过精心挑选的档案文件、历史影像等详实史料,清晰复盘了冷战从起源到发展的全过程。期间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影响,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培养学生批判性历史思维,深受学生喜爱 。
科华学校何新月老师以 “从麦当劳看对外开放” 为线索展开教学。先剖析大陆首家麦当劳落地深圳的原因,解读经济特区先行性;再借其在华扩张路径,引导学生理解开放格局特点;最后以麦当劳玩具来源探讨中国 “走出去” 的意义。教学结合生活,从小切口深入挖掘历史。
深汕西中心学校牟萍媛老师的《“票起票落”——直击经济体制改革现场》,以案例深圳泮溪酒家困境→深圳票证改革→全国票证落幕为主线串联课堂。创设生活化情景,学生化身“经理”和“员工”,还原改革现场;融合历史与道法课程,以“家国故事”串联,引导学生从物资匮乏到繁荣的变迁中,感悟改革智慧,实现历史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浸润。
高新中学付静文老师的《商鞅变法》,先借商鞅变法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授课中,通过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明晰变法背景、内容与影响,借史料分析培养其评价历史的能力,最后布置小论文作业巩固所学 。

桃源中学舒文雯老师的《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以“南海一号”沉船为情境主线,通过“船去何方”“船为何沉”“船载何物”三个谜团,串联起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通、海外贸易与文化交往三大主题,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大概念的深度学习,并通过情景演绎,使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历史解释,感受开拓进取、交流互鉴的家国情怀。
文华学校谢桦烨老师在执教《北宋的政治》时,身着古装并扮演宋太祖赵匡胤,打造了一个沉浸式、探究式课堂。学生们则化身北宋群臣,踊跃向“宋太祖”建言献策,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北宋政治的局势。
华侨城中学唐玲老师的《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通过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相关史事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从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滨海中学张思佳老师的《北宋的政治》,从宋代官帽设计者宋太祖的不安感出发,梳理北宋的建立与统一的基本概况,带领学生分析宋代如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深度分析其给宋朝带来的影响。
大冲学校高华老师进行了综合性、探究性的项目式教学实践,探讨“史诗互证”的原则与方法,用通俗易懂的历史和语文学科的融合方式,将学生们带入历史情境,深化历史思维,学习历史研究方法。
育才实验学校林琳老师作为外请专家和评委组长点评了本次活动,她首先感谢第二实验学校为本次活动做的精心准备,接着逐个点评授课老师们的亮点,最后她称本次活动激发了历史教学研究的热情,并促进了教学经验交流。
此次活动圆满落幕,为南外集团初中历史教师搭建起交流互进之桥。南外集团初中历史教师团队将秉持“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理念,汲取建议,深耕教学,以更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推动教师专业化建设,为南山区历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动力,携手开创历史学科教学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