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聚禾纯债债券2024财报解读:份额激增237.84%,净资产大增253.86%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1:31: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国泰聚禾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报已发布,各项数据变动显著。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总额从660,477,499.34份激增至2,221,820,790.82份,增长率达237.84%;净资产从682,698,565.62元大幅增长至2,415,795,611.03元,涨幅为253.86%;净利润为78,597,404.92元;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5,255,250.03元。下面将对该基金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与规模双增长

本期利润显著提升

2024年国泰聚禾纯债债券本期利润为78,597,404.92元,相较于2023年的23,888,100.44元,增长幅度明显。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478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4.48%,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20%。这些数据表明基金在2024年盈利能力增强,为投资者创造了较好的收益。

年份本期利润(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2024年78,597,404.920.04784.485.20
2023年23,888,100.440.04934.764.86

净资产规模大幅扩张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从2023年末的682,698,565.62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2,415,795,611.03元,增长了253.86%。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89,430,643.78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0853元。基金规模的扩大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基金的认可度提高,同时也为基金未来的投资运作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

年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元)
2024年2,415,795,611.03189,430,643.780.0853
2023年682,698,565.6222,221,066.280.0336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差距

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过去一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20%,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89%,差值为 -2.69%。过去三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9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84%,差值为 -2.89%。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6.1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4.23%,差值为 -8.12%。可以看出,基金在多个时间段内的表现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投资者需关注这一差距对收益的影响。

阶段份额净值增长率①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①-③
过去一年5.20%7.89%-2.69%
过去三年13.95%16.84%-2.89%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26.11%34.23%-8.12%

净值增长率波动分析

从数据来看,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在过去不同时间段相对稳定,过去一年为0.06%,过去三年为0.05%,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为0.05%。这表明基金净值波动相对较小,但结合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投资者在追求稳定的同时,可能需要权衡收益的实现程度。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把握结构性行情

投资策略分析

2024年国内债券市场呈现利率债与信用债分化的结构性行情。利率债全年震荡走牛,收益率中枢显著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2.56%降至年末1.71%。信用债则呈现“资产荒”与流动性溢价交织的特征。该基金组合持仓以中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主,杠杆和久期保持中性偏积极,并根据市场预期差择时进行波段交易。

业绩归因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的净值增长率为5.20%,虽未达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89%,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合理的投资策略,为投资者获取了一定的收益。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判断和投资策略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的业绩表现。

宏观经济展望:关注利率波动

展望2025年,国内外形势复杂加剧,国内经济的自生性修复仍需要宽货币政策环境支持,中长期看广谱利率下行的趋势不变,对债市总体仍然有利,但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收益率的波动也将明显加大,组合管理将更加精细化,把握波段交易的机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利率波动对基金收益的影响。

费用分析:管理费等支出增长

管理人报酬与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5,255,250.03元,相较于2023年的1,508,941.75元,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340,851.22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4,914,398.81元。管理费的增长与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相关,但投资者也需关注管理费用对实际收益的侵蚀。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
2024年5,255,250.03340,851.224,914,398.81
2023年1,508,941.75107,042.091,401,899.66

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1,751,749.97元,2023年为502,980.61元,同样呈现增长态势。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10%的年费率计提,其增长与基金规模的扩张相符。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2024年1,751,749.97
2023年502,980.61

交易费用与投资收益:债券投资贡献大

应付交易费用与交易费用

2024年末应付交易费用为73,552.49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29,421.55元有所增加。交易费用涵盖了审计费用、信息披露费等多项费用,2024年合计为207,200.00元,与2023年持平。这些费用的支出是基金运营的必要成本,对投资收益有一定影响。

年份应付交易费用(元)交易费用合计(元)
2024年73,552.49207,200.00
2023年29,421.55207,200.00

股票投资收益与买卖股票差价收入

本基金本报告期及上年度可比期间无股票投资收益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债券投资。2024年债券投资收益为88,237,575.98元,其中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为77,515,827.45元,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为10,721,748.53元。债券投资对基金收益贡献显著。

年份债券投资收益(元)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元)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元)
2024年88,237,575.9877,515,827.4510,721,748.53
2023年23,881,912.0828,279,729.31-4,397,817.23

关联交易:无异常关联交易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及上年度可比期间均未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交易,也未与关联方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债券(含回购)交易。各关联方投资本基金的情况相对稳定,未出现重大变化。报告期内无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的情况。整体来看,基金关联交易合规,未对基金运作产生不利影响。

股票投资明细:无股票投资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票,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所有股票投资明细为空。报告期内也未进行股票投资,累计买入、卖出金额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或前20名的股票明细均无记录。这与基金的投资策略相符,专注于债券投资领域。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投资者主导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及持有人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46,131户,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为48,163.29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为2,135,858,841.58份,占总份额比例为96.13%;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为85,961,949.24份,占总份额比例为3.87%。机构投资者在基金持有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持有人类型持有份额(份)占总份额比例(%)
机构投资者2,135,858,841.5896.13
个人投资者85,961,949.243.87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660,477,499.34份,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为2,991,594,971.34份,总赎回份额为1,430,251,679.86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221,820,790.82份。基金份额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申购份额的增加,反映出市场对该基金的需求上升。

项目份额(份)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660,477,499.34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2,991,594,971.34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1,430,251,679.86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2,221,820,790.82

从业人员持有情况:持有比例低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的份额总数为262,739.87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0.01%。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以及本基金基金经理持有本开放式基金的份额总量区间均为0 - 10万份。从业人员持有比例较低,对基金运作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国泰聚禾纯债债券在2024年规模扩张显著,盈利能力增强,但与业绩比较基准仍存在差距。投资者在关注基金规模增长的同时,需留意净值表现与业绩基准的差异、费用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对基金收益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