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42:00    

【图书评介】

近年来,从政治心理学视角对党史进行研究受到学界关注且成果迭出,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李敏教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众政治心理研究——基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以下简称《视角》)一书即为其中之一。该书通过“立足当下、回顾历史、启迪现实”的逻辑进路,对具有丰富样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段民众的政治心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视角新颖、分析独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现实启示意义。通览全书,有以下鲜明特点:

坚持由史引论,勾勒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阶段不同时代背景下民众政治心理的基本表征。《视角》详细分析了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民众政治心理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通过对当时各类报刊、宣传资料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把握广大民众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政治认知和态度转变,包括爱国意识、阶级觉悟、政治情感等各方面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分析了民众政治心理的静态结构与动态产生、存在及发展规律,将四个时期每一阶段民众的政治心理都提纲挈领地概括总结出关键词——分别以革命思想启蒙、民权民生、民族主义、民主和平为核心,系统地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众政治心理从初步觉醒到发展嬗变的演进脉络,为深入理解民众政治心理提供了新视角。

凸显问题意识,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众政治心理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与互动。《视角》深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民众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联性、契合性,即民有所困、党有所解,民有所思、党有所引,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党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宣传鼓动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民众的政治心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土地革命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民众的政治心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抗日救亡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聚合民众的政治心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建立新中国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建构民众的政治心理,从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不断解民情、顺民意、听民声、聚民心,逐步走向完善成熟的过程。《视角》还揭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逻辑,构建了这一时期民众政治心理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较为系统的框架。

秉持求实思维,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回应民众政治心理的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视角》回溯历史,总结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民众政治心理把握、引领、聚合和建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概括了对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启示,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汇聚民智、凝聚民力、守护民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同时立足当下、镜鉴未来,强调民众政治心理研究意义重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在强化主旋律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可以说,该书为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提供了学理支撑与历史启示。

总之,《视角》一书研究时间跨度较大、涉及领域较广,为从民众政治心理视角深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乃至这一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

(作者:曹普,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