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补偿的分配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如果租赁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了拆迁补偿的分配方式,那么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分配。这是合同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
公平原则
如果租赁合同中没有就拆迁补偿进行明确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么应当依据公平原则进行分配。公平原则要求综合考虑双方的实际利益,包括剩余租期、租金支付情况、装修投入、物品折旧等因素,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保护无过错方原则
在拆迁过程中,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如出租人明知房屋即将拆迁仍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在拆迁补偿分配中予以体现。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拆迁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双方均无过错,因此更应注重公平原则的适用。
房屋产权归属
如果拆迁房屋在国有土地上建造,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应当在房屋拆迁许可证颁发之日,按照合法有效的房地产权证、租赁凭证和房屋租赁合同计算户籍,由拆迁人按户进行补偿安置。此外,应适当照顾孤老、孤残、孤幼人员。
如果是私有房屋,拆除后的补偿应当归私有房屋所有人所有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按时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配合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对被征地集体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共有房产的征收补偿
若房产是按份共有的,即共有人之间已明确各自所占的比例,那么征收补偿款或补偿物应依据各自的比例进行分配。
若房产是共同共有的,即共有人之间未约定比例或约定不明确,那么征收补偿款或补偿物的分配应遵循平等原则,即推定平均分配份额。
安置房面积的分配
如果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或腾退安置补偿方案是根据人口给的安置面积,则按照被安置的具体人口进行分配。
如果安置补偿方案是根据宅基地面积给的安置房面积,则看谁拥有宅基地使用权,根据其拥有的宅基地使用权面积比例,结合安置方案来定安置房面积。
补偿款的分配
各项补助奖励应由各被安置人平均分割。像提前搬家奖、工程配合奖,各被安置人平均分割。
临时安置费、临时周转费一般均系按照被安置人口数量发放,故应由各被安置人平均分割。
争议解决方式
协商解决: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拆迁补偿款的归属问题。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按照协商的结果进行分配。
诉讼解决: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买受人可以依据房屋买卖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其对房屋的所有权或要求原产权人返还拆迁补偿款。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先查阅相关的租赁合同、拆迁补偿协议等文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然后尽量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补偿款的分配问题。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