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四所(马向明大师工作室)和中山分院负责人刘沛。
一些知名的全球性城市,往往特别注重建设海洋城市。这也进一步说明,向海洋、向滨水开敞空间靠近,是大多数城市空间发展的重点方向。因为近水的物流、基础设施、环境品质等优势,更适合吸引各种生产要素集聚。
我们在参与“黄金内湾”概念规划设计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大湾区重要生产要素向内湾集聚的趋势越发明显,深圳、中山也逐渐向海发展:
我们注意到,深圳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将大量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以及重要的全球性功能放在西部片区,和机场、会展、金融等资源进行互动,形成了现在“L型”的都市核心区结构。
中山城市的拓展方向也很明确——深中通道在西岸的第一站就是在中山东部,中山未来增长的想象空间也就主要来自这条东西向的轴线。
因此,深圳、中山在编制各自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了两市的协同联动,双方的规划部门相互调研、交流了多次。未来,中山需要找准以深圳为代表的东岸地区,其在发展过程中产业、人口等领域产生的需求,围绕这些需求,叠加上自身优势,强化自身动力,布置中山协同互补功能。
深圳和中山是珠江口两岸互联的桥头堡,两地都具备优秀的交通区位条件,深中通道的开通以及深中两地的交通规划建设,注定会改变大湾区的交通以及区域发展格局。例如,珠海已经开始往北、靠近深中通道的方向规划建设科学城。我们判断,整个大湾区未来如果要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通过深中通道和跨江交通、实现核心城市的直连直通,将成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趋势。未来,深圳的发展重心会继续从东向西,沿湾增强,广州也会从北向南,向东环湾,最终会在深中通道为骨干的内湾核心地区相会,三者之间可能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中山需要考虑如何借力发展自身,在新的时代机遇下培育和壮大自身优势,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一部分关键区段。
我们也注意到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格局的差异性:
在东岸,深圳是一个集综合交通枢纽于一体的“超级城市”,它将海陆空各类交通枢纽集中在核心功能片区,具备极高效率。
在西岸,中山、珠海、江门的综合交通枢纽虽然不像深圳那么集中密集,但各具特点,例如珠海的优势在于机场和港口,江门具备连接珠江口东岸和西岸以及大西南地区的铁路运输潜力,中山则是通过高速公路和跨江交通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联系的中心节点,也有水上、低空联系东岸的先天优势。因此,珠西都市圈需要强化各地市的优势交通组合,提高整个区域的生产效率。
那么,中山是否有成为珠西枢纽城市的可能?我认为,中山有非常优越的先天条件,同时还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方面,能否成为一个枢纽城市,取决于其交通基础设施能否有效地支撑生产要素的快速组织,提高城市和区域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优化物流运输和营商环境,方便企业找到上下游供应链,所以综合枢纽城市除了交通本体外,还要优化布局生产及配套用地,优化配置各类要素,使之相互耦合高效运行。简单说就是,既要有输送养料的血管,也要有产生血液的骨髓和各类细胞,共同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成为一个枢纽城市,不是集中交通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做到有效的衔接组合。例如乘客从地铁站出来后,能否高效抵达水上客运站?这就体现了生产要素和使用人群在整个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感受和便捷性。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在深圳的“总规”中,把中山翠亨新区和小榄镇分别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功能中心”和“功能节点”。我认为,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出现,让物理空间距离的重要性不像以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两地之间要有“关系”。我们现在所说的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本质上都是“关系”,是企业与企业、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桥头堡的翠亨新区,有大量可想象的空间,其未来就是要去锚定和深圳等东岸城市重要功能平台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在不断成长的,存在不确定性,会伴随着发展慢慢明晰,可能会因为一个项目、一个设施才会出现更加明确的方向。这个路,深圳之前也走过,需要不断地尝试。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守一些原则,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尊重自然,守住海岸线,控制好开发品质与强度等等,都是城市规划管控的一些原则。
小榄是中山传统制造业的根基,产业生态非常完善。而深圳的资源要素最看重的,就是如何和西岸的产业链沟通在一起,共同形成更具竞争力、面向新生市场的产品。在这方面,小榄具有先天优势,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以“杭州六小龙”为例,“六小龙”中有“三条龙”主打“硬核”制造,为什么作为网红互联网城市的杭州能走出这三家“硬核”制造企业?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杭州推动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逐渐走向工业互联网,推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对产品类型进行数字化、物联网改造。
这并不是让传统制造业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上下游,而是把互联网公司的基因和数字化思维植入传统产业。就像华为在赛力斯的工厂内办了一个“厂中厂”,把智驾研发功能搬进了制造基地,通过核心技术控制供应链,重塑“产品”性格。
对于小榄镇而言,其民营企业的迭代和转向速度很快,现在的关键一点就是,吸引生态链整合型企业,用互联网基因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即使小榄镇和深中通道有一定距离,但目前半个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并不算什么,大家更关注小榄镇的产业生态和深圳研发之间的“关系”,如何去构建关系,小榄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十分丰富的产业生态,这个是很难得的。
作者:刘沛
作者系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四所(马向明大师工作室)和中山分院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整理:南方+记者 陈少宏
【作者】 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