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下种旱稻 四川盐源县探索产业发展新“稻”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9:59:00    

刘晓琼 则林明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4月10日,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龙塘镇下海村的苹果园里,村民们穿梭在果树间播种旱稻。苹果树下还能种稻谷?这是盐源县为农业产业发展开辟新道路而试点的“苹果矮化砧+旱稻”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当地农户正在种植旱稻

在种植现场,盐源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研究员李晓军正耐心指导村民播种技巧。“当下,全国苹果产业正经历重大调整,盐源苹果也处于新旧模式转换的关键阶段。从去年起,我们便持续探索,尝试了旱稻+苹果、大豆+苹果、马铃薯+苹果等粮经复合或油经复合种植模式。旱稻方面,去年我们在卫城开展小范围试种,成效显著,按照苹果套种净作换算,亩产可达1100斤。 ” 李晓军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种植的旱稻种子,由盐源县农业农村局退休专家林凤鸣历经20多年培育而成,是适合盐源气候的水旱两用粳稻品种。

“由于我的苹果老化了,去年改造成矮砧密植后,行间很宽,我就把它利用起来种植黄豆,黄豆产量很好,今年在专家的指导下,种植了旱稻,这样有效利用空间,也增加了我们果农的收入。”果农周海洪说。

据李晓军介绍,为了全面探索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旱稻种植技术,进而形成一套完备、系统的技术体系,盐源县今年将在卫城、龙塘、棉桠三个区域进一步扩大种植示范点,计划种植面积在20亩左右。

采用这种创新的种植模式,每三亩果园通过间作粮食作物,可实现增产粮食1000斤左右,帮助农户增收1600元以上。为保证种植效果,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全程指导,从苹果修剪到旱稻病虫害防治,为农户提供细致的技术支持。

这场“苹果 + 旱稻”的春耕实践,是盐源县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体现,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创新之举。随着产业链的持续拓展延伸,农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盐源特色农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