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这种由亚洲韧皮杆菌引发的毁灭性病害,已肆虐全球近50个国家,导致柑橘产业年均损失超百亿美元。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成功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难题,也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项成果作为封面文章于2025年4月11日发表在《科学》上。

△靶向蛋白降解的柑橘黄龙病抗性调控机制
该项成果提供了可直接应用的绿色生物农药候选分子;发现抗病基因,为未来利用基因编辑创制抗病新种质提供重要靶标,可有效缩短柑橘抗病育种周期;建立跨物种抗性元件利用范式,为其他作物抗病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同步建立了"抗病基因挖掘-分子机制解析-智能药物设计"全链条研发体系,相关研究内容已申请6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