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旧书店的理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6:49:00    

“每一个爱书的人,总有爱跑旧书店的习惯。”这是叶灵凤在《读书随笔》中的话,可谓说出了天南海北书痴书迷的心声。余生也晚,但若从中学时代一放学就钻进旧书店的时候算起,我与旧书店结缘也有30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耳闻目睹那些去过的旧书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几经浮沉。有的早已销声匿迹,也有的华丽转身实现凤凰涅槃,在“旧书新知”活动中重放光彩,迎来古旧书业久违的春天。而我呢,旧习未改,平生最爱莫过于逛旧书店买几册旧书罢了。

寻求发现的快乐

去年暑假,我领着儿子去北京旅行。每日白天流连于长城、故宫、颐和园美景之中,下午疲累不堪时,跟着导航找到一家旧书店,游弋书海,自得其乐,立时忘却旅途劳顿。中国书店灯市口店、琉璃厂店、雁翅楼店,都曾留下我们的身影,收获一大箱子好书。但毕竟是在游山玩水的间隙去访书,未能饱览京城书香风景。于是,北京书友朱航满君的随笔集《一枕书梦》进入我的阅读视野,纸上漫游,聊补遗憾是也。航满兄定居北京约摸有20年了吧,每有闲暇,即遍访北京城内大小书店、名人故居,拜访前辈学人、文坛故交,因此他可以自信地说:“北京买旧书的地方,我几乎都去过。”他又勤于落笔成文,这本书中几乎每一篇文字都与买书读书有关,不啻为我们叩开一扇探寻北京旧书文脉的大门。

《一枕书梦》,朱航满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出版

随航满笔下蹁跹神游京城旧书店,果然有我步履匆匆足迹未至之所。他在《鲁迅故居买书记》中写道:“从鲁博书屋出来,很快就发现了不远处的鲁迅书店。一家博物馆有两家书店,这是很少见到的事情。”遥想我在北京的最后一日行程,参观了位于阜成门的鲁迅博物馆,鲁博书屋自然不容错过。那次买到的《鲁迅小说全集》,还特意钤盖鲁博书屋的纪念章,却并不知晓这里还有一家鲁迅书店。盖因盘桓时高铁催发,只能浅尝辄止见好就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看航满兄文中所记,鲁迅书店里不乏《孙犁文集》《汪曾祺集》《莎士比亚悲剧集》等好书,也算是为再访鲁博留下些许念想了。

读航满兄文,知他与编选多部知堂文集的钟叔河先生十分投契,时有鱼雁往还,遂成忘年交。他将钟叔河与寻书、读书、编书、写书有关的书话、读书笔记和序跋文字,合编为一册《念楼话书》(黄山书社2023年3月版),篇篇隽永清雅,读之兴味盎然。捧读此书,我很快就意识到,钟先生也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买旧书。他把爱逛旧书店的理由,总结为“寻求发现的快乐”,实在是坦诚而又精当。那是1948年的冬天,时年17岁的钟叔河在长沙南阳街旧书店随意翻书,偶然间发现一部湖南三味堂刻印的魏源《元史新编》。虽然他对元史并无兴趣,但是“三味堂”这个名字,却让他茅塞顿开。由此始知“三味”一词乃出自典故,并非绍兴独有,解开了阅读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的困惑。这样一桩属于读书人的“小确幸”,钟老一直没有忘怀,直到55年后的2003年,他撰文《买旧书》,仍对此事记忆犹新,藏之心底的声音冲口而出:“寻求这种发现的快乐,便是我从小喜进旧书店的一个理由。”

《念楼话书》,钟叔河 著,黄山书社2023年出版

逛旧书店当然首先是奔着淘旧书的目的去的。或曰,既有新书阅看,何必买旧书。殊不知,这两者可谓云泥异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市面上新近出版以及正在风行的书,通过报刊、网站、微信群、朋友圈,早已了然于胸,去新书店多有默契而少有惊喜,因此很多书友选择轻点手指网上下单。但买旧书就不同了。在插满旧籍的书架上寻寻觅觅,上下翻找,你根本料想不到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书。拂去素蟫灰丝,摩挲泛黄书页,常常会有匪夷所思的意外收获,体验到冒险和随缘的双重快乐。当然,这既要有慧眼识珠的眼力,有时还要凭借急中生智和眼明手快,才能将业已发现的好书真正收归囊中。钟叔河在《念楼话书》中就讲述了一次令人“弹眼落睛”的买书奇遇。

时间是1961年秋,彼时的钟叔河在街道工厂做搬运工。有一天在旧书店闲逛,猛然发现一本“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初版”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封面上,译者饶述一的名字赫然在目,正是他久闻其名而无缘一见的版本。可几乎就在同时,这本书却被旁边一位读者先伸手拿到。说时迟,那时快,为得到好书也顾不上那么多了。钟叔河一把从他手中把书夺了过来。对方正要理论,钟叔河连忙好言安抚,同时疾步走向柜台,拿着这本书质问店员,怎么能不看证件就从小孩子手中收购旧书?“学生怎么能拿书来卖,还不是偷了自己家里的书。这本书便是我儿子偷出来卖的,我要收回。意见请你向店领导转达。这本书就按你们的标价,一块钱,由我买回去,算是没有教育儿子的报应好了,不过你们也确实不该收购小学生拿出来的书,是吗?”一番有理有节的“攻防战”,使店员没有理由拒绝,于是立刻付款开票走人。留下那位先伸手拿书的读者一言未发,或许还未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到这时便废然离去了”。20多年后,已在岳麓书社工作的钟叔河,将这部世界文学名著推荐给湖南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泽惠书林。由此看来,有时为得好书,不得不启用“善意的谎言”。幸得此书不仅是钟叔河先生的福分,更是广大读者的福气。不得不说,钟先生的身上有湖南人“霸得蛮”的性格因子,用他的话说,“巧取”有之,“豪夺”则根本谈不上也。

域外旧书肆的温情

在旅行中走进一家旧书店,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老一辈文化人如郑振铎、戴望舒、朱自清等,早有过域外淘书的美好记忆,遑论全球化时代对外交流更加便捷的今天。在谢其章编选的《书肆巡阅使》(中华书局2020年6月版)一书中,就可以读到精彩纷呈的域外淘书故事。按照谢其章的说法,常去书肆巡阅转悠,这是爱书人给自己布置的一桩好差事。伴随国门打开,眼界日益宽广的“书肆巡阅使”们,自然而然地就让淘书履踪遍布世界各地。从收录在这部书中的文字里,可以读到留学美国的书友花55美元从宾州费城的旧书商手中购得赵元任的《绿信》(Green Letter)一册;可以品鉴波士顿书展上各种令人称羡的中文珍本佳册;还有在韩国首尔的旧书店买到日文、英文、法文书,都有可圈可点的上佳书缘。不过,最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者,当数书中访书东瀛的几则美文。

《书肆巡阅使》,谢其章 编,中华书局2020年出版

北京书友陈晓维的《日本访书散记》,内容绘声绘色,笔端常带感情。他在池袋文德书房的买书经历,使我恍惚间如在欣赏一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小而美的文德书房,店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人极和气,自始至终都笑呵呵的”。这和我们所熟悉的“高冷范”的店主就有霄壤之别了。挑书的过程中,老人家一直在旁边陪着说些闲话,讲她出生在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很想有机会去北京云云。临了,不但热情地给予优惠,还帮助打包付邮。“买完书出来,老人一直送到门口,在细雨中向我鞠躬道别,一直目送我远去。”是不是有一种特别温暖、特别慰藉的感觉?难怪陈晓维回国十多年后,还对文德书店的老人家心怀系念,这种人与人之间很纯粹的情感,如今已是很难遇见了。

无独有偶,杨月英在《漫步早稻田古书店街》一文中,其笔下浅川书店的店主亦是如此。结账时很友好地推荐一位中国留日博士关于南宋文学的研究专著,还分享自己在上海旅行的体验。“告别的时候,店主仔细地将两本书用包装纸分别包好,又从抽屉里拿出两粒冲绳黑糖,微笑着递给我们。”看来,在日本从事旧书行当的店主,是很有一些亲和力的,这也是一种“老铺”所独有的风度。用书中《京都旧书店近况》一文作者苏枕书的话来说,“书店也是一个小小的创造邂逅奇迹的空间,一个微型沙龙,柜台内的主人收书,选书,摆书,由此吸引来的人,多半也有某些共同的趣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店主人是用书店的陈设、格调、品位,营造出一方有意味的空间,来等待一个又一个志趣相投的友人,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当心灵深处的悸动被对方感应到,自然就“常能体会到珍惜与感动”。写到这里,若有所思。想起自己有一次去犀牛书店淘书,选中几本非常喜欢的现代诗集,结账时店主不由分说给我打了折。后来从报纸上看到,店主庄见果对诗歌情有独钟。我这才领受到店主的一番好意,真是惭愧得紧。

恋恋旧书店一条街

其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受儒家思想熏陶数千年的华夏礼仪之邦,或许人们只是不善表达,更看重行动所传递的友好和善意。四川成都爱书人朱晓剑行走大江南北30多座城市,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专为探访那些隐藏在市井深处的旧书店,点点履痕汇聚成《我在旧书店等你》(金城出版社2023年10月版)。他在书中的角色无外乎两种,有时是慕名寻访一家旧书店的淘书客,有时是淘书会友两者兼顾的文化旅行者。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他都能体会到逛旧书店特有的乐趣,即使半天逛下来收获寥寥,依然热情不减。用他的话说:“之所以爱逛旧书店,是因为能够寻找到息息相通的缘分。能与书相遇,是一辈子的美好。”

《我在旧书店等你》,朱晓剑 著,金城出版社2023年出版

朱晓剑书中有《在芜湖遇见书店风景》一文,把芜湖的旧书风情尽收笔底。江城芜湖是我的故乡,这座“半城山半城水”的江南小城曾走出过著名作家阿英、亚东图书馆创办人汪孟邹等多位名留史册的爱书人。芜湖市中心曾有一条春安路,汇聚着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十几家旧书店,正是我学生时代流连忘返的所在。大名鼎鼎的万卷书屋,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深受书友喜爱,其线下实体书店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地标。安徽师大的几位老师和书友,每天下班都要来店里逛一逛,“不一定买什么书,大家就是在这里碰头,闲聊”。朱晓剑笑言,这些书友对书店的情感,甚至能超越对自家的客厅。他的另一本随笔集《书店病人》,在这几家书店销路都很好,想来是有原因的。现在的旧书店为拓展生存之道,通常都是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有网友光顾网店后留言:“好怀念芜湖的旧书店一条街。”还和老板相互推荐好书。朱晓剑对此感慨良多,他认为:“这样的互动正是人与书的交集,也是最动人的风景。”此言可谓与我心有戚戚焉。

拉拉杂杂写下这些书人书事,其实只不过是印证并更加确信了一点:逛旧书店淘旧书,就是爱书人的一个雅好。没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无需什么有用无用的考量,只要旧书店的一星灯火还在继续,淘书的故事就不会画上休止符。

原标题:《爱上旧书店的理由》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周怡倩

来源:作者:周 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