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水稻黄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药剂进行防治:
噻嗪酮粉剂:
每亩使用25%噻嗪酮粉剂25~30克,兑水50千克叶面喷雾,可有效防治蓟马、飞虱、螟虫等害虫。
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
这些药剂对蓟马等害虫有效,如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可间隔十天半月多次防治。
芸苔素内酯、赤霉素或诱抗素:
用于缓解药害和肥害引起的黄叶,帮助水稻恢复生长。
2%加收米:
1200--1500毫升/公顷,茎叶喷雾,用于防治多种病害。
14%络氨铜:
2000毫升/公顷,茎叶喷雾,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兽用链霉素:
30支兑水300斤水喷雾,可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
50%氯溴异氰尿酸:
1200倍液,二次稀释后茎叶喷雾,具有强效杀菌作用。
2%春雷霉素:
与其他药剂复配使用,如25%咪鲜胺、3%多抗霉素等,可防治多种病害。
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和芸薹素:
叶面喷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硫酸锌:
用于补救缺锌引起的黄叶,0.1%的硫酸锌进行多次叶面喷施效果很好。
根据水稻黄尖的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水稻的正常生长。建议在专业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施药,以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