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保的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保缴费基数上调
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为5013元,上限为25065元,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医保个人账户返钱增加
医保个人账户的返钱金额有所增加,以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
部分地区养老金发放时间调整
部分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时间有所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保险制度的需要。
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医保个人账户可以实现家庭共济,即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共享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社保最低缴费年限逐步提高
从2030年1月1日起,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将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2025年至2029年设立缓冲期,在此期间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
病残津贴
自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病残津贴的月标准和支付期限根据参保人员申领病残津贴时的年龄、累计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自2025年1月1日起,启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3岁,女性从50岁或55岁延长到55岁或58岁。这一改革将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社保补缴政策
一次性补缴:在2011年7月1日之前参保或有过参保记录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直到满足15年的最低标准。
延迟退休:如果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延迟退休,继续工作并缴纳社保,直到满足条件。
灵活就业人员:需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社保缴纳,否则将面临停保风险。
生育保险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后,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养老金计算方式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将考虑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个人账户的余额,使养老金计算更公平、合理。
这些新政策旨在保障社会稳定、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公平,同时适应我国人均寿命延长的情况,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充分的经济保障。建议个人和企业及时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做好缴费和退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