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位驻华外交官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 听听他们怎么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11:00    

2022年开馆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被誉为是中国的“国家书房”和中华文化的“种子基因库”。2日上午,近百位驻华外交官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在此体验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和中外文明互鉴成果。

距离北京中心城区约40公里的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位于燕山脚下,整体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典藏的资料包括中华古籍、甲骨简牍、革命文献、档案文书、影音影像、现代出版物等,收藏总计2500余万册(件)。近百位驻华外交官徜徉在中国“国家书房”的文山书海当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厚重和传承。

古巴驻华大使馆 副馆长 马里奥:在中国你每去到一个地方,看到像这样的新场所,你都会感到新奇。这里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相联系,在这里我们可以贴近看到新的信息,了解华夏文明是如何在历史当中进步的。我们在此参观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取得的成就,中国的执政党以及党的领导人一直致力于为子孙后代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很了不起。

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 吉利:一些古老的文物,和外来的世界交流有关系,比如最后一个展览板块就是西学东来、中学外传和交流互鉴,我觉得这个也非常有意思。

展厅里许多珍贵馆藏吸引着外交官的目光,一幅明朝时期的世界地图首次将亚洲东部居于地图的中央,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同样是明代的蓝格抄本《使琉球录》则是记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的早期版本著述。

文翰厅里的永乐大典是由海外华人花费数千万巨资从欧洲购回并捐赠给国家,这部曾经超过两万卷的国家级百科全书在19世纪遭遇了西方列强的数度劫掠。而今,部分幸存版本终于在国家版本馆里得以永久保存。

巴巴多斯驻华大使 哈伦·亨利:历史文化作为你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核心,一直会持续进步。我觉得你们的历史很长,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一个历史之一,然后里面经过了很多,甜酸苦辣都有。你们现在一个国家能做这么多创新,能够这么现代化,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

盛世修文,据国家版本馆负责人介绍,中央总馆目前正努力实现中华文明种子基因的数字化宝藏和传承,馆藏文献资源达36亿页。版本馆自2022年7月底开馆以来,累计接待的团体参观者超过160万人次。

(总台央视记者 孔琳琳 刘苏 申杨)

责任编辑:韦小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