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多种形式,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具体到个人,档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学籍档案
从高中开始的学籍卡、成绩单、评语、获奖证明和党团资料等。
大学中的学习档案,包括派遣证、三方协议、毕业登记表、体检报告、论文答辩材料等。
工作档案
职工履历表、转正定级表、历年的考核表、工资变动审批表、领导职务任命表等。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表、职称、注册的相关信息、考教资考研的各种资料证明等。
个人身份信息
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家庭背景等。
工作经历
记录个人的工作单位、职务、任职时间、工作内容等信息。
学历和学位
记录个人的学习经历、学历、学位、毕业时间、毕业证书等信息。
专业技能
记录个人的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
奖惩记录
记录个人的表彰、奖励、处分等情况。
考核记录
记录个人的考核情况,包括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
培训记录
记录个人的培训情况,包括参加的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证书等。
其他相关资料
包括个人的简历、证书、推荐信等相关材料。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比如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的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招用、劳动合同等材料。
档案的管理和保存非常重要,高校毕业生应在毕业当年将档案存放到人力资源或社会保障局人事档案管理科,档案存放后会从学籍档案转化为人事档案。档案不能在自己手里放很久,最多两年,超过期限未处理档案可能会被打回原籍,甚至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