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站起来后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失神、头晕站不稳,或是刚起床时,觉得头脑特别不清楚等症状,若不谨慎注意,常常会造成许多生活上的危险。

这是「起立型低血压」,常发生自律神经反应较迟钝的年轻女性,或是青春期的小孩身上。
平常血压正常,站起来就低血压?
有这种症状的人,平常的血压几乎是正常的,甚至还有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只是在瞬间站起来的时候,血压最多会下降20mmHg!这是因为起立时,血液受重力影响,往下半身流动,流回心脏的血液大幅减少,一般的情况,交感神经末端会分泌去甲基肾上腺素,维持正常的血压。但若自律神经失调、交感神经无法正常运作,就会导致「起立型低血压」。
而长时间久站的昏倒症状,也是属于起立型低血压,例如在学校或公司的晨会时,脚的肌力不足,又长时间站立,也会导致血液容易囤积在下半身,然后开始冒冷汗,逐渐失去意识倒下。另外饭后或是洗完澡后也是易发的时间点。
如何改善预防?教你八个简单方法
起立型低血压目前无法靠药物来根除,因此医生建议,常注意以下八个生活小细节,就能减少眼前昏黑的情形发生:
1.睡觉时垫高上半身

多垫一个枕头或是垫子,让上半身更高,缓解睡醒时的脑部低血压。
2.加穿弹性鞋垫
弹性气垫能帮助脚底血液回流,不囤积在下半身。
3.生活规律

固定时间的睡眠和进食,能使自律神经保持稳定。
4.摄取足够的水和盐份
盐比一日应摄取的建议量6g多一些,每日8~10g。
5.补充铁份
多摄取血液组成的主要来源,从根本开始补血。
6.摄取适量的升血压食物
▷红酒

▷干酪

适量的食用红酒、干酪、咖啡等等,尤其咖啡因能让饭后的血压不那么低。
7.缓解便秘
便秘时的用力也会造成低血压。
8.从事轻量的运动

运动活化全身的血液,也能防止起立型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