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知处的全诗赏析(古诗词寻隐者不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4 09:08:54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下问童子,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师采药去。

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在此山中,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深不知处。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因受韩愈赏识还俗,之后做过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诗以穷愁苦吟著称,自称苦吟客,善于写荒凉枯寂的情境,多寒苦之辞,工于五律。与孟郊齐名,称“郊寒岛瘦”金人元好问有“郊岛两诗囚”之说。

字词注释

寻隐者不遇:拜访隐士却没有遇到。寻,寻找,拜访。隐者,隐士,古代称不愿做官而隐居山野的文人为隐士。

松下:松树下面。

童子:未成年的小孩,指隐者的徒弟。

言:说,告诉。

师:童子的师父,指隐者。

只在:就在。

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

不知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诗词译文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父已经出门采药去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面,云雾弥漫,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特色赏析

这首小诗犹如一幕由两人对话组成的小短剧,描写了诗人寻访隐者不遇的情景,很有新意。

诗人写隐士,并没有从正面来写,而是通过小徒弟的描述,让我们去想象这位隐士的风采:他远离尘世,以深山为家,与松林做伴:似白云洁身自爱,又如云雾般行踪不定。虽然隐士并没有出现,也未对他的长相有过一字描述,但隐士的形象已展现在读者眼前。

全诗寓问于答,问中见情,语言平淡无奇,但意蕴深远,令人不能不叹服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独具匠心的构思。

故事传说

“推敲”一词的由来

有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用手做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

韩愈得知情由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后认为“敲”字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屋主人李凝是幽隐之士,与外界绝少交流,作者深知其为人,肯定也知道他一定在家,所以带有自信,径直敲门。另外,既是夜间,怎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呢?想必是敲门声惊起了宿鸟,引起躁动。如果用“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贾岛接受了韩愈的建议。

后来,人们便把仔细考虑问题说成是“推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