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科普——黄土地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09:53:18    

黄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历代在治理黄河下游河患方略的讨论中,已认识到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是其根源。

19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前期,许多中外学者发表了研究中国黄土地貌的论著,并与欧洲黄土进行对比。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相关文章